立即下载
百年风华·开福富强 | 湖南自修大学:出革命先贤,续湖湘初心
2021-04-01 09:19:16 字号:

山字墙、青瓦屋,朱漆门窗、方砖铺地。暖春的下午,阳光正好,走进湖南自修大学旧址,这座位于长沙市开福区中山东路74号的单层三进四合院颇有些大隐隐于市的意味。旧址大门上一横一竖悬挂着两块匾额,分别写着“船山学社”和“湖南自修大学旧址”。传统书院与革命干部学校在历史长河中相遇,是读书育人的延续,更是湖湘文化的一脉相承。

旧址始建于清末光绪初年,最早是曾国藩祠堂。晚晴著名思想家郭嵩焘在此开设了思贤讲舍,期望通过讲学,光大王夫之等先贤思想。1914年,湖南都督府民政司司长刘人熙利用思贤讲舍社址创办了船山学社,保存国粹,弘扬船山精神。1921年,毛泽东和何叔衡出席中共一大回到长沙,为了培养党的干部、掩护革命活动,利用船山学社的社址和经费创办了湖南自修大学,由贺民范担任第一任校长,毛泽东担任教务主任。

革命与建设成败的关键在于人才,而培养人才的基础是教育。毛泽东早就萌生了创办自修大学的想法。1917年到1920年期间,在他和友人来往的书信中就提出,要创办一所新型的学校,并在这个大学里实行共产的生活。1921年,毛泽东起草发表《湖南自修大学创立宣言》和《湖南自修大学组织大纲》,并亲手书写“湖南自修大学”作为校名悬挂在船山学社门口,标志着这所大学正式成立。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所培养革命干部的学校,湖南自修大学学员最多时达200余人,李达、李维汉、郭亮、夏明翰等都曾在这里留下革命的足迹,成为了湖南革命的大本营。

图片

自修大学把一种新型的素质教育贯穿于办学始终,以学习与宣传马克思主义为首要任务,提倡用“头脑风暴”代替死记硬背,要求学生不仅要修学,还要有向上的意识、养成健全的人格。此外还十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在《湖南自修大学入学须知》里,一段工整的小楷写道:“我们求学不是没有目的的,我们的目的在改造现社会。”自修大鼓励学生在实际斗争中增长才干、锤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些教学经验至今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思贤讲舍到船山学社,再到湖南自修大学,三个建立在同一处旧址上的不同文化教育机构各有所长。历史的洪流奔腾而过,经历了革命涤荡的湖南自修大学在1938年“文夕大火”中被烧毁,1954年在原址上重建。时代变迁,但初心未改,由此孕育出的湖湘文化与精神也在一代代的传承中更显珍贵。

“一群湖南人,半部近代史”。如今,开福区在船山学社旧址打造了长沙首个党员政治生活馆,作为集教育、展示、体验和服务于一体的开放式党员教育基地。用“现场看”“实地感”“集体学”“内心悟”的方式,让广大党员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望麓园街道也依托党员政治生活馆打造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作为加强群众思想文化工作和传播革命文化、传统文化的有力阵地。(姚雨含 刘润泽)

来源:开福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姚雨含 刘润泽

编辑:韩阳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