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华为湖南区域总部在马栏山视频文创园正式开工;7月18日,长沙市开福区优化营商环境大会暨“湘商回归”集中签约仪式举行,16个优质项目成功签约,总投资达208亿元;如今,16万多户商事主体在开福区如鱼得水,3400多家文创企业“串珠成链”,开福大地呈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在开福,开创新的幸福!”作为长沙市开福区的招商口号,优质的营商环境,正在吸引天南海北的企业家选择在长沙大城北投资兴业,开创企业发展的新天地。
以产业之强 引凤凰来栖
开福区,位于长沙北部,浏阳河、捞刀河在此汇入湘江,水网密集,财富兴旺。这里还是长株潭城市群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支点,通道优势、区位优势明显。
长沙开福区金霞物流园
基于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金霞经开区是湖南省唯一集“水、陆、铁、管、临空”五元化网络交通运输优势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物流园区。水上货轮川流不息的长沙新港,湘品出海货通全球的中欧班列……金霞经开区,现代物流产业正在加速发展。金霞经开区工作人员介绍,园区目前集聚了湘粮集团、湘通冷链物流中心、夸特纳斯、家家红、万科华升、平瑞冷链等一批优质冷链物流企业,现代物流产业即将迈入千亿级。
长沙马栏山
文创产业是开福区的另一块金字招牌,辖区内集聚了湖南广电、中南传媒、湖南日报等文化龙头的平台优势,孕育了众多家喻户晓的文化品牌IP。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自2017年成立,在短短不到6年时间内,就异军突起成为中国内地视频文创的产业高地,目前正全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数字视频产业链基地和媒体融合新地标。
今年5月24日,华为湖南区域总部正式落户马栏山视频文创园,这是园区发展跨越新台阶的标志。
华为区域总部落地马栏山,是开福区天时地利人和共同作用之下结成的硕果,这其中既有华为对马栏山成熟的产业环境的考量,也是对开福区整体营商环境的高度认可。
华为湖南区域总部开工暨影视企业合作签约仪式
华为管理高层之一的徐值军是湖南人,在当年的“岳麓峰会”上,徐值军曾对长沙的营商环境给予高度赞誉:“来长沙办企业得到的服务超过深圳。”
为了对接华为的需求,开福区经过了不懈努力,帮助马栏山规划了湖南历史上第一宗M0新型工业用地,使得华为终于在2022年5月拿下该地块建设区域总部,并于9月正式注册成立子公司。
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而智能制造,是近几年来开福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开福区产业发展有特色,尤其是智能制造及终端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稳步推进,我们对开福区的未来很有信心。”飞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长沙负责人向记者表示。
在7月18日开福区优化营商环境大会暨“湘商回归”集中签约仪式上,计划总投资10亿元的黎耀智能制造工厂和AI算力中心解决方案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成功签约。该项目将落子金霞经开区,计划分两期实施。
而随着中国商飞长沙航空产业及研发基地、超精密制造产业园的开工建设及投产,智能制造已经成为金霞经开区的另一张名片。
“长沙日趋成熟的产业配套,逐步凸显的区位优势,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这些都让我产生了回家乡发展的想法。”上海黎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湘商”邹少平坦承。
开福区经过强链、补链,目前已经形成以视频文创、智能制造、现代物流、高端服务业为代表的“四大支柱产业”,以及以信创、航天航海航空、新材料与超精密加工、生物医药大健康为代表的“四大新兴产业”,形成了“8+2”产业格局。
今年7月,开福区又高调出台“产业高质量发展20条”,从培优产业体系、加大项目招引、扩大产业投资、促进消费增长、增强创新动能、保护知识产权、提质经营主体、激发企业贡献、发展楼宇经济、夯实人才支撑等10个方面出台20条措施;还首次设立总规模达30亿元的产业发展母基金,以基金投资“四两拨千斤”,助推招大引强、企业培育、产业升级。
开福区多元、完善的产业环境正形成对企业的“强磁场”,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金凤凰”来栖。
以人才之盛 为发展赋能
马栏山人才公寓
2022年9月,马栏山人才公寓正式开业,马栏山人才公寓位于开福区滨河路与栏山路交汇处,周边学校、市场、公交、图书馆等配套齐全,可为近千名在园区工作的智库专家、业界导师、工程技术人员等中高端人才提供优质居住环境。
据悉,马栏山还为各层次人才提供了租住补贴政策“福利包”,其中对于长沙市认定的高精尖人才、紧缺急需人才和青年人才将给予2年租住全额补贴。
这只是开福区用心用情引才留才的一个侧面。
产业发展,人才为要。优质营商环境的打造,离不开坚实有力的人才政策的扶持。
2022年7月,开福区正式发布“开福合伙人”倍增计划,向各方英才发出邀约,同时,开福区还配套发布了人才政策领航行动、科创项目孵化行动等“十项行动”和“加快人才集聚20条”等10个实施办法。其中“加快人才集聚20条”提出包括“努力造就产业帅才”“大力集聚青年俊才”“激励乡村振兴人才”等六大类20条激励措施。
被称为“人才新政20条”的引才政策,对“产业帅才”“青年俊才”“乡村振兴人才”等方方面面的人才“一网打尽”,显示出开福区对人才志在必得的渴求之心。
2023年2月2日,在2023年开福区人才年会上,“开福合伙人”欢庆元宵佳节
近日,开福区在印发的“产业高质量发展20条”中,同样不忘对人才拿出“千金市骨”的真金白银和真诚态度。其中规定,对经长沙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认定的A、B、C类高层次人才,按照长沙市人才政策每人每年给予最高200万元奖励。
从2021年开始,开福区开赴北上广等人才高地,为开福区视频文创、智能制造、现代物流以及高端服务四大支柱产业,招揽高端人才及优秀学子。公开资料显示,迄今为止,已成功认定市级及以上高层次人才227人,区级人才1515名,总认定数量在长沙下辖的市、县、区中排首位。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目前,开福区已全面构建了子女教育、配偶服务、政治待遇、学费补助等全方位人才服务及保障体系,让人才真正做到“既来之,则安之”。
飞腾公司相关负责人向媒体表示:“开福区对于人才政策非常重视,区领导直接面对和处理与人才政策有关的问题。开福区的人才政策很好地抓住了子女教育、医疗条件等人才十分关注的痛点,解决了人才的后顾之忧。”
作为国内文创高地、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集聚了近5万名产业人才,平均年龄不到30岁,青年创客占近90%;大专及本科学历占比超过90%,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比约12%,涉及文化传媒、经济管理、计算机、法律等多个行业,打造了巨大的“人才蓄水池”。
以服务之优 开创新“福”地
2023长沙市开福区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上,开福区委书记罗玉环致辞
在2023开福区优化营商环境活动中,开福区委书记罗玉环表示,开福区将全力以赴当好企业发展的坚强后盾,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企业,像善待亲人一样善待企业家,不断浓厚尊商重商安商富商的氛围,让企业和企业家在开福放心投资、安心创业、舒心生活,不断开创新的幸福。让简简单单、清清爽爽的政商关系,让更优的服务、更快的效率、更好的体验成为开福发展生态的IP。
诚如其言,豪华汽车品牌捷尼赛思中心落户开福区的过程就是生动的注脚。
捷尼赛思总部位于韩国,仅在中国重点的十座城市进行布局。开福区了解信息后,主动出击,充分利用开福区布局汽车产业的优势,尽最大努力做好项目招引落地服务。
为加快项目入驻,解决公司法人入境难问题,开福区商务局不断协调银行、市监以及外管局等部门,以最大的诚意和“保姆式”服务,创新方式方法,通过线上操作、远程操控等方式,在1个月内帮助企业完成外资公司注册,打通外资入资渠道。在项目报建装修过程中,开福区更是做好“一站式”服务,多次围绕项目装修方案、主体构建的问题进行研究,将该项目面临的改扩建的问题逐个解决。
去年6月,开福区发布了优化营商环境3年行动计划,提出通过3年时间建成理念更新、办事更快、成本更低、市场灵活、服务更优的开福区营商环境3.0版。并且提出,到2024年底,开福区将实现企业开办0.5个工作日内办结,区级政务服务单项最多跑一次,全年纳税次数压至5次,纳税累计时间压减至80小时,非接触式办税比例达到95%以上。政务服务“全程网办”比例达100%。市场主体突破19万户,其中企业突破9万户。
服务企业,不仅要勤,更要用情。开福区与企业建立了常态化沟通平台,开福区四大家班子经常深入企业一线,开展日常走访、调研,每月邀请行业领域企业家,举办“政企连心 共话发展”的晚餐会,面对面,心贴心地为企业排忧解难。据悉,开福区已举办57场政企恳谈会,相继开展了10余个行业恳谈会,800余名企业家参加,有效帮助企业解决了人才招聘、资源推介、政策支持、宣传推广、党建支持等方面的问题。
抓招商就是抓发展。自疫情之后,拼经济成为工作主旋律,开福区吹响招商冲锋号,跑出招商“加速度”。
从京津冀到长三角,再到粤港澳大湾区……开福区商务局负责人介绍,开福区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围绕“8+2”产业链建设,全力以赴招大引强、招新引优、招链引群,为区域发展蓄势赋能。
今年以来,开福区已开展“走出去”招商60余次,其中,开福区委副书记、区长高伟多次亲自带队,赴粤港澳大湾区与企业对接。精准对接目标企业近150家,达成初步合作意向80余项。此外,还积极开展海南、江苏、深圳、广东、上海、浙江、陕西、北京、天津、香港等异地湖南(长沙)商会拜访对接活动,宣传推介开福投资环境,全力推动“湘商回归”。
2023年开福区优化营商环境大会暨“湘商回归”集中签约仪式现场
开福区优越的营商环境,以及强劲的招商引资工作,吸引项目和资本纷至沓来。近年来,先后引进华为等90余家头部企业,市场主体近3年年均增长16%,目前拥有市场主体16.5万户,其中企业7.45万户。自2022年以来,开福区引进重点产业项目154个,总投资超过700亿元,其中“三类500强”项目13个,投资过10亿元项目12个。
打造营商“福”地,培育投资金地。开福,正成为企业与人才“开创新的幸福”之地。
来源:湘港道
作者:刘中伟 袁金桃 张红叶
编辑:韩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