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上旬以来,长沙市遭遇新一轮疫情冲击,位于五一商圈西北角的开福区通泰街街道是防疫重点街区之一。面对繁难复杂的防疫工作,在基层一线卫健岗位上,有一群可爱的人,总是冲在最前线,“时刻在线”守护一方平安。
“做核酸咯,做核酸咯……”4月5日,在通泰街街道湘春路社区,社区卫健专干罗雨走街串巷,协助“大白”上门做核酸。
为了确保核酸检测全覆盖,针对社区里的高龄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通泰街街道成立机动检测队伍,上门提供采样服务,罗雨率先报名参加培训。
核酸采样时间紧,样本要在规定的时间内送检。通过摸排,湘春路社区有27名特殊人员需要上门采样,且分散居住在背街小巷。“行动必须要快,每次几乎都是小跑着。”罗雨说。在同事眼里,“奔跑着”的罗雨,成了医务工作者的“得力助手”。
基层防疫工作任务重,突发性强,基层卫健岗位工作人员是“一线参与者”。“我们还要分析处理大数据,直接跟隔离对象、重点管控人员打交道。”通泰街街道卫健办主任胡可说。
在通泰街街道卫健办办公室,吴松美正和同事一起处理由上级部门下发的系统数据,电话询问核实信息、上传和转派数据……“去了哪儿、做了几次核酸、到长沙时间等等,都要询问仔细,并详细记录。”吴松美说。
数据天天有,并且实时更新。吴松美清晰记得,有一天晚上九点多,上级部门一次性发来500多条数据信息需立马核实,且在晚上12点前必须报过去。在如此紧张的情况下,吴松美和同事们一起加班加点,出色完成了任务。
线上的数据流调工作繁琐紧急,线下的协助转运工作需卫健工作人员冲锋在最前线,并且要做到足够耐心、迅速响应、确保任务完成。
通泰街街道盐道坪社区卫健专干屈璟(右)在深夜转运隔离对象。(受访者供图)
“有些转运工作就发生在深夜,且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通泰街街道盐道坪社区卫健专干屈璟说,她上一次接到上级部门通知是晚上10点半,通过反复联系隔离对象、隔离酒店、救护车完成闭环转运相关事宜,已是晚上12点多。
当问到工作中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时,屈璟半开玩笑地说,那就是洗澡也要在工作群报备,因为他们要24小时全天候待命,随时会有大数据和场所码异常等情况向他们反馈,需要协助解决。
社区防疫工作涉及千家万户,直面群众关切,通泰街街道商铺楼宇多,下辖7个社区,有4万余人,流动人口多,给予基层防疫很大压力。
“一旦有突发,我们立刻进入战时状态,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时,针对外地中高风险区流入人口的管控,也需要我们时刻绷紧一根弦。”胡可表示,这3年来,基层一线工作者战斗力强,执行高效,“有一次突然接到上级通知,要求对两个重点小区进行全员核酸,从宣传动员、调配物资,到联系医护人员、搭台布点,一个半小时内全部安排到位。”
通泰街街道轩辕殿社区卫健专干周萍(左)在上门核查住户信息。(受访者供图)
高效的执行源于一线工作人员忠于职守的责任感。通泰街街道轩辕殿社区卫健专干周萍,20余年来坚守岗位,是群众认可的“放心大姐”。上门核查信息、教老人用智能手机、联系解决生活困难……今年3月以来,周萍密密麻麻记满了3个工作笔记本,一行行黑色的字格外整齐,一处处红色的标注格外醒目。
一直准备着,关键时刻冲在最前线。面对繁难复杂的基层防疫工作,卫健专干、医护人员、街道基层干部、社会志愿者……一线工作者织密“防护网”,守护人民群众“健康绿”。
来源:新华社
作者:胡婷丽
编辑:韩阳
本文链接:http://wap.kaifuxw.com/content/2022/04/08/11098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