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上一切事物中人是最可宝贵的,一切创新成果都是人做出来的。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实践表明,人是最具创新活力的因素,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坚持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
开福区科技创新暨人才兴区工作大会
11月16日开福区举行了科技创新暨人才兴区工作大会,会上开福区拿出真金白银近2000万元对人才兴区和科技创新先进单位、个人进行政策兑现和奖励,今年以来已兑现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平台政策奖励资金2100多万元,近3年来,开福区共兑现各类人才奖补资金近亿元。
开福对人才高看一眼、厚爱一筹,也激起了人才的创新活力。
“十三五”以来,开福区高新技术企业总量由25家增至415家、增长16.6倍,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长61.3%,2020年,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01亿元,市级以上认定人才197人,排名全市9区县第一,为成就北富提供了强劲支撑。
“当前,开福正处于迈向北强的关键时期,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更加迫切,必须紧紧扭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做好人才兴区这篇‘大文章’,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赢得主动、抢占先机,推动北强事业高质量发展。”开福区委书记谢伟峰的话语中充满着对人才的迫切渴求。
开福区科技创新暨人才兴区工作大会
一个区域的土地资源是有限的,开发土地资源,更多是让区域“变胖”,而要“变强”,突破区域发展天花板,其中重要的途径是科技创新,这也是提升区域竞争实力的关键环节。
面对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谁抓住了科技创新高峰,谁就抢占了发展制高点,谁就能赢得新一轮城市竞争。
纵观全国在2020年跨越万亿俱乐部的23个城市,根据大数据画像,从支撑城市发展的行业来看:上海拥有国际经济、金融、贸易、港口、科技创新五大中心;深圳有金融、科技、电子等龙头企业;苏州有光纤、纺织等行业龙头;长沙有工程机械、广播电视产业;如果把科技创新因素放进去,城市阶梯分布尤为明显。其中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北京3万多家、深圳1.8万多家、苏州9700多家,高新技术造就的不仅是龙头企业,更带来了优质产业和高端人才的加速聚集。
“一项技术瓶颈的突破,可以带来一个产品质的飞跃;一个技术难关的攻克,可以推动一个产业的重大升级。”谢伟峰感慨,位于开福区的普奇研究院水质勘探技术的研发突破,产品畅销海外;飞腾芯片自主创新技术突破,有效保障了国内计算系统安全;毂梁微DSP芯片量产,实现了进口可替代等,这些重大技术创新突破,既保障了技术链、供应链安全,催生了新的产业,有力促进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关键在人,核心在人才。
开福区坚持人才优先,大力实施人才兴区“五五工程”。开福区今年出台了《长沙市开福区“十四五”人才兴区工作规划(2021—2025年)》和《长沙市开福区引进培养产业人才若干办法》,即:未来五年,重点培养、引进党政人才500名,产业领军人才50名,创新型高层次人才500名,实用型骨干人才5000名,技能型青年人才50000名。
浏阳河第九道湾
在人才新政中,人才夹心层问题得到解决。升级版的人才政策从领军人才到普通高校毕业生、技术工,做到了全覆盖,尤其是对于企业反映较多的中、初级骨干人才招聘难、留人难的问题,出台了针对性的政策。新政策把中、初级骨干人才的认定扩大到了开福区所有产业。根据政策测算,一名新引进的中级人才,两年内最高可以拿到5.8万元补助,初级人才两年内最高可拿到3.4万元补助,基本追平了一线城市的薪资待遇。另一人才的夹心层,是产业领军人才,开福区产业领军人才的认定,更加注重人才创造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把为区域发展做出真金白银贡献的优秀企业、团队带头人认定为人才,极大地鼓舞了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
“开福首批认定的12名产业领军人才,年龄从60后到80后、学历从大专到博士、职务从产品部经理到董事长,年龄跨度大、职务涉及广,体现了开福对合伙人的珍惜及尊重。”开福区委常委、区委组织部长郭峻介绍。
新的人才政策给予领军人才奖励30万元、高层次人才奖励10万元,均为一性次兑现,对骨干人才、普通高校毕业生的奖励也都足额保障,支持人才、团队参加专业大赛或评比,遴选优秀青年创业项目给予5万元无偿资助。
人才是第一资源,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开福正在形成群英荟萃、人才辈出的生动局面,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开福提供坚强人才保证和有力智力支持。
马栏山视频文创园
“在开福区创业感觉是亲切、温暖、安心,我们企业也将按照国家颁布的相关数据安全法和个人信息保护法,做好网络信息安全保障,用我们团队先进的技术成果筑起信息安全防火墙。”刚刚获得开福区科技创新突出贡献个人奖的任江春正踌躇满志,三年前任江春带领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年轻团队落户于开福,开发信息技术,如今他的团队已经拥有40多名成员,三成以上为博士学历,近年两年来不仅建好了院士工作站,还申请了9项国家技术发明专利。
“自2020年正式落户开福以来,开福以‘用人大格局、好机制和优服务’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开福合伙人’。仅仅一年半的时间,包括我在内,公司先后有79名同事入选开福区领军和创新人才、开福区科技创新优秀个人、开福区软件信息领域优秀人才等荣誉。”飞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窦强表示,作为国产CPU的领军队伍,飞腾这一两年获得了飞速发展。2020年累计订单超过200万片,实现营业收入12亿多元,同比增长5倍;2021年在应用行业持续加速,至今政务信创市场占比74%,位居第一,并建立了国内最庞大的信息产业生态体系。
迄今,开福区已成功认定各类高层次人才167人,总认定数量仅次于长沙高新区和长沙经开区,在市、县、区中排第一,特别是军民融合高层次人才数量、层次都居于前列。
目前,在各类人才的引领下,开福区四大支柱产业稳中提质,“飞腾+麒麟”PK生态加速构建,高新技术企业总量突破400家。
有了“硬核”人才做支撑,开福区又向社会公布了《开福区“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2021-2025年)》《开福区践行“三高四新”战略 打造科技创新强区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还高规格成立了开福区科技创新委员会,由区委书记任主任,成立了开福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工作小组,形成了“书记亲自抓、常委牵头抓、部门协同抓”的高位统筹机制和“大科技”的组织领导体系。
“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新政,不断营造更加开放包容的生态环境,最大限度激发科技创新‘第一动力’的巨大潜能。”开福区副区长王乐君表示。
开福区科技创新“十四五”目标
到“十四五”末,全社会R&D经费年均增长22%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2%,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800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超过65件,创建省级创新型区和全国科普示范城区。
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引领未来,时代呼唤人才。众擎易举,北强可期。
来源:长沙观察
编辑:韩阳
本文链接:http://wap.kaifuxw.com/content/2021/11/18/10408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