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福区青竹湖路上拍摄的蓝天白云。
开福区生态环境部门监测空气中尾气排放值。
开福区交警夜查柴油货车。
红网时刻记者 彭超 通讯员 王俊 吴振东 长沙报道
截至12月6日,开福区沙坪国控站点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1.2%,排名长沙市第一;伍家岭国控站点空气质量优良率为89.2%,排名全市第二;分别比2017年提高15.4和20.6个百分点。
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增长,机动车尾气污染已成为城市空气的主要污染源。开福区从“机制体制、源头管控、联动执法”三方面着手,紧盯“车屁股”,取得明显成效。
在长沙三一大道上,各类车辆来往频繁,私家车、货车、大型客车行经密集。近日,一辆机动车排气污染遥感监控车停靠在路边,车上工作人员通过遥感监测,查看行经车辆尾气排放状况。“在不影响车辆正常通行的情况下,监测一辆车的尾气仅需0.7秒。”现场作业的遥感检测工作人员介绍。
“您好,请出示一下您的车辆证件,配合我们例行检查。”连日来,开福区交警大队六中队民警联合生态环境部门在芙蓉路青竹湖路、青竹湖大道太阳山路等路口进行高排车辆尾气排放检测整治,检测结果显示有20台车辆的驾驶人驾驶排放检验不合格机动车上路行驶。
为全力打好“汽车尾气”攻坚战,开福区建立了区级统筹,部门、街道分工履责的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由交警、交通、城管、住建等职能部门分别牵头,全面加强机动车辆等移动污染源管控,系统开展柴油货车限行监管、老旧车辆淘汰报废、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监管、交通线路优化等机动车污染专项治理工作。
近三年来,开福区持续加强混凝土搅拌车、运砂车、渣土车、非道路移动机械等柴油机动车污染源监管,通过约谈全区物流、混凝土、砂石、建筑工地企业等相关负责人,梳理完善了辖区“三车”企业及所属559台高排柴油车辆运输路线(驾驶员)明细台账,并结合非道路移动机械环境监管和污染源摸底整治工作,完成施工工地内非道路移动机械摸底调查和编码登记,目前发放号牌780套。
开福区蓝天办负责人刘修平介绍,全区严格执行柴油货车“东西向禁桥隧、南北向禁干道、重点部位禁区域”的“三禁”措施,还以地域为界,设置2个严控区、5个固定检查点,实行24小时轮值,严格落实夜间卡口勤务,严查拖拉机上路、“三车”闯禁、柴油货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尾气排放超标等违法行为,严控高排车辆进入。
2018年以来,开福区通过现场及非现场查处高排车辆各类违法行为20万余起,其中渣土车、混凝土车违法行为3.1万余起,现场查处大型车辆闯禁7.8万余起、拖拉机297起、排放不达标车辆652台、整治报废老旧渣土车10台。
刘修平表示,接下来全区将通过流动巡逻与定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坚决查处驾驶排放检验不合格、“冒黑烟”车辆及逾期未检验、未报废、非法改装车辆等违法行为,发现一起、处罚一起、整治一起,最大程度消除机动车尾气污染。
编辑:吕周阳
作者:彭超 王俊 吴振东
来源:红网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