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正如古希腊哲人赫拉克利特所说,历史长河里,惟有变化亘古不变;人类演进中,改革驱动腾越前行。
时间是一个常量,但对改革者而言却是一个变量。“东文西市,南帝北丐”,关于长沙城区格局,坊间曾流传着这句“金庸体”的段子,“北丐”曾一度让老北区人颜面无光。然而,40年改革厚积薄发,时光馈赠给开福区一个由“北丐”到“北富”的完美变量。
厚积薄发,还看今朝。今日之“北富”,何以致强?
看创新与开放之两轮驱动,大步流星。开福区坚持文化创意创新,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短短一年多时间已吸引120家企业注册落地,千亿级马栏山,海拔不高产业高;开福区发展军民融合高新技术产业,形成“3+X”军民融合产业园整体布局,成为省会军民融合科技产业项目规模最大的产业集聚区。开福区笃行开放驱动,长沙新港、中欧班列(长沙)、湘粤港直通快车和跨境电商综试区分别通过海路、铁路、公路和互联网,让内陆长沙通江达海,拥抱全球。
厚积薄发,更看今朝。今日之“北富”,富何以为?
看“两富”开福,富得其所。开福之“富”,不是物质滥觞之后的浮华虚胖。党的十八大以来,开福区委、区政府坚持有质效、有温度的“两有”发展,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两富”开福,建设教育现代化强区、医疗卫生现代化强区、充分就业现代化城区,完善公共文化体系、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构建公共安全体系的“三区三体系”建设,让民众充分享受到改革红利,以改革的新红利增创发展新优势。
A 两轮驱动
改革热词 创新驱动
北有中关村 南有马栏山
全球创意产业之父约翰·霍金斯在《创意经济》一书中指出,全世界创意经济每天可以创造价值220亿美元,并以5%的速度递增。在大洋彼岸的中国长沙,2017年,开福区文化产业增加值对区域GDP贡献率达60%,对财税增长贡献率更是高达69.8%!看到这组数据,相信霍金斯也会为文化创新“智”富开福而点赞。
论及开福区文创产业,不得不提城北的一座“山”——此“山”海拔不高,地位却颇高: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家毫两次进“山”,屡屡为它代言;此“山”无仙也灵,有个“视频文创产业园”,聚集了一帮叫广电湘军的潮人,2017年全国播放量超10亿次的前10部网络综艺“爆款”节目中,有8部出自此山此园。
“北有中关村,南有马栏山。”2017年,杜家毫首次踏上马栏山。时隔一年,书记的话言犹在耳,回望马栏山,这片浏河湾畔、水岸相依的热土,上演了一系列蝶变:创智园创新采用1.5级开发模式,以每7天一层的装配式建造速度推进,11月底首批文创企业装修进驻,开展业务;国家广电总局与湖南省政府签约,部省共建推动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获网络视听节目制作生产、服务监管、公共服务和交流合作平台建设以及人才培养等五大政策支持;湖南省首家文娱类视频产业众创空间“草莓V视”新媒体示范基地11月落户,与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共同打造2.4万平方米、可容纳视频文创企业100余家、年产值过8亿元的马栏山众创园……短短一年多时间,湖南广播电视台芒果总部、中南出版传媒集团数字出版总部基地、中广天择总部等120家企业注册入驻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中国V谷”呼之欲出。
文化创新之外,科技创新亦在“北富”炼成之路上按下“快进键”。一枚普通的鸡蛋,喷一身薄薄的神秘黑色涂层后,变得如披上钢铁侠战衣一样坚固,无论摔打还是锤砸,依然“蛋坚强”!在金霞经开区卓尔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园内,领军企业盾甲新材的首席科学家罗世彬将记者请进实验室,耍了一手“魔术”让记者见识了军民融合产业的神奇魅力。
当年的一纸论文递交给金霞,如今变为4500吨的年生产能力,令罗世彬感到欣慰的是,在金霞经开区的支持下,盾甲新材短短两年内成长为一家拥有10余项发明专利的高新技术企业。
截至2018年10月,开福区已落地军民融合企业106家,拥有2家国家级科研平台、1家国家级技术服务机构、2家市级院士工作站和26家省级科研平台,全区军民融合产值近30亿元。
改革热词 开放驱动
给一个码头,让内陆长沙扬帆出海
给一个码头,就能让内陆城市长沙扬帆出海——如果套用阿基米德式的豪言,来筹谋长沙通江达海、拥抱世界的种种可能,那么,“黄金码头”金霞经开区当仁不让。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金霞作为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必须顺势作为!”在开福区委书记沈裕谋看来,在“一带一路”框架下,长沙欲“出海”,以金霞为码头和支点的开放驱动战略,是最有力的推手。

金霞保税物流中心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依江、临港、靠站,是发展保税物流和贸易的“黄金码头”。 邹麟 摄
一辆装满出口货物的大卡车驶近金霞保税物流中心海关卡口,司机无需出示任何单据,甚至都不用开口说话,摄像头自动扫描车牌,15秒内轻松通关……6月15日,随着金霞保税物流中心金关二期保税物流管理系统在全省率先正式启动,该中心海关通关环节更加智能化、数据化、无纸化,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企业少跑腿”,大大降低企业通关成本。海关总署金关二期保税物流管理系统今年7月1日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全面应用。
长沙金霞保税物流中心作为全省封关运行最早、业务量最大、综合运营效益最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在金关二期保税物流管理系统推广应用和卡口智能化改造上抓落实、抢进度,先行先试,提前一个月时间对新系统进行上线试运行,让区内企业率先享受系统升级带来的改革红利。
9月30日下午,随着湘欧快线长沙—明斯克“中远海运”号中欧班列首发,50个集装箱的精品“中国造”从广铁集团长沙北站驶出,用时13天跋涉1万余公里,直达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这是湖南和全球最大海运企业中远海运战略合作,拉开国际铁海联运一体化物流体系建设的序幕,今年底湖南名特产通过“海运+铁路”联运将远销欧盟、东盟和中东。从即日起,长沙—明斯克“中远海运”号每周将开行3到4趟班列,年底将实现欧盟、中东、东盟国际铁海联运,形成湖南首个国际铁海联运一体化物流网。
长沙海关数据显示,从2014年10月到2018年9月,湘欧快线累计发运460列,发运进出口货物18684车,吨位65.37万吨,总货值18.42亿美元。
随着金霞保税物流中心在全省率先封关运行,中欧班列(长沙)从金霞经开区呼啸开出直达欧陆,载走湘茶、湘绣、湘瓷、湘矿,运回名酒、名包;湘粤港直通车实现24小时内即可往返湘、港、澳,买全球、卖全球无缝对接;随着国内首个海外人士外贸产业基地落户金霞保税物流中心,跨境电商网购保税进口业务在湖南率先试点——“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诗中所畅想的干云豪气,在开福区一下子变得触手可及。
今年湖南依托金霞保税物流中心,申报中国(长沙)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已获成功。接下来,还将申报中国(湖南)自由贸易区;依托中国长沙国际铁路港,申报临时开放口岸。届时,一系列开放便利政策,将在金霞经开区有效整合水陆铁空口岸资源,构建多式联运枢纽,提升口岸功能,将开福区打造成湖南对外开放高地。
B 两富开福
改革热词 物质富裕
税收收入连续3年领跑全省城区
由“北丐”到“北富”,一字之别,间隔的却是几何级的发展代差。
不妨来看一组经济发展数据:2004年,此时开福区还顶着“北丐”这个令人蒙羞的江湖诨名,地方财政收入仅2亿元;12年一轮回后,再回首已是天渊之别——2016年,开福区税收收入完成114亿元,在长沙市内五区率先跨过100亿元台阶;2017年,在经济下行重重压力之下,开福区税收收入125.7亿元,连续3年领跑全省城区!

制图/戴莹芳
由“北丐”到“北富”,开福之富,却不是单纯依靠炒地卖楼的浮肿“虚胖”。值得一提的是,“十二五”期间,开福区金融业增加值以年均20%的增幅快速发展,2016年金融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9%,超出长沙市4.7个百分点。2017年上半年实现金融业增加值52.8亿元,同比增长7.3%,占GDP比重为11.8%。金融业税收超越房地产,成为开福区第一大税收支柱产业。

北辰三角洲,湘江、浏阳河在此交汇,这里已成为长沙的文化地标。 邹麟 摄
与此同时,文创产业和楼宇经济也异军突起,2015年,开福区文化产业税收占比首次成为全区仅次于金融业的第二大支柱产业,2016年,开福区文化产业实现税收22.6亿元,同比增长66%。2018年上半年,楼宇经济更是在税收贡献上 “唱主角”。目前,该区共有纳税1000万元以上的楼宇36栋,数量较去年增加了7栋,其中纳税亿元以上的楼栋9栋。上半年,这36栋楼宇引进各类企业285家,贡献税收23.8亿元,占全区税收的37.7%。
由“北丐”到“北富”,开福之富,何以致富?
2015年12月19日,中部(湖南)进出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正式开业运营,单日迎客超10万人次,营业额突破3000万元;2015年12月28日,“三馆一厅”正式对外开放,标志着长沙文化新地标的诞生;2016年5月31日,德勤落户开福,至此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湖南区域总部,已有三家入驻开福;2016年10月20日,投资约18亿元的“长沙国际会议中心”综合项目在北辰三角洲破土动工;2017年12月20日,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开园奠基……“十二五”期间,这一系列发生在城北的发展大事件,清晰勾勒出了开福区依托金霞经开区、金鹰文化区、金融商务区“三金”片区致强致富的发展轨迹。
近年来,开福利用先天的滨江资源优势和后天的开放平台优势,规划布局物流商贸、文化创意、金融商务三大产业,发挥金融产业的竞争优势、物流产业的绝对优势、文化产业的比较优势,抓项目稳投资,抓产业稳实体,抓热点稳消费,抓服务稳市场,抓融资稳供给,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同时,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三年,经济发展的活力大大释放:全区实现新增企业15859家,新增个体户23629家,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近13%,高于省市平均水平2至3个百分点。
改革热词 精神富有
公共预算支出的85%为民生埋单
“一个人选择了一座城市,就等于把自己交给了这座城市;城市党委政府有责任,让他工作和生活更有尊严、更加体面。”诚如开福区委书记沈裕谋所说,“北富”之富,既是物质富裕,更是精神富有,富得有温度,富得有担当。
2017年,实现税收收入连续3年领跑全省城区后,开福区富而不矜,投入民生资金5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5%。完成8所中小学和幼儿园建设,增加优质学位1.1万个;连续13年保持湖南省“平安县(市、区)”称号。

两位外国友人走在白墙黛瓦麻石板路的西园北里。 邹麟 摄
长期以来,开福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有温度的发展,扎实建好“三区三体系”,一批惠及百姓的民生工程相继竣工,许多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较好解决,一大批困难群体的生活得到改善,各项民生工作进一步提升。如今,从看得见的城区公园、保障性住房、新学校,到看不见的低保连年提标、城乡居民就业领域拓宽、社保覆盖范围扩大,彰显的是民生保障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同步跨越的可喜变化。

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注重生态共存、健康共享,周边环境山清水秀,空气新鲜,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理想环境。 余劭劼 摄
编辑:redcloud
来源: